9月16日中午
隨著太湖水緩緩注入
宜馬快速通道馬山段第二倉位置
7.8萬平方米湖面逐步趨于平靜
341省道無錫馬山至宜興周鐵段
竺山湖隧道馬山側迎來重大節點
宜馬快速通道馬山側完成首次回水
標志著隧道段施工
進入“一倉一回水”的快速進展階段
“本次回水位置為中交隧道局承建的宜馬快速通道馬山段2號倉,回水量16.3萬立方米,耗時約1天?!闭驹?號倉臨時大堤上,市建管中心宜馬項目辦副主任陳磊說,隨著隧道主體“潛入”湖底,臨時大堤也將變成湖域中的一個島嶼,隧道段“陸島轉換”初步形成。
今天上午,記者站在宜馬項目隧道段工地1號倉與2號倉之間的圍堰上,西面是即將完成回水的2號倉,湖面波光粼粼,湖水緩緩流淌,東面是還在進行主體結構頂板施工的1號倉,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澆筑頂板。為何先回水2號倉,留下1號倉?陳磊介紹,待下月臨時大堤拆除,恢復永久大堤后,1號倉也將迎來回水。
竺山湖隧道采用堰筑明挖法從岸邊向湖中逐段分倉推進,先采用鋼圍堰進行隔水,然后抽水進行隧道明挖施工,此后每完成一倉主體建設,便進行回土、回水作業,逐倉恢復湖面。竺山湖隧道馬山側長約3.74公里,設計包含臨時大堤倉共10倉,按照四倉流水進行施工,目前主體結構施工已推進到第四倉,鋼板樁圍堰正在進行第五倉施工。此外,高架段施工接近尾聲,預計本月底前主線貫通。
宜馬快速通道是國內在建最長干線公路湖底隧道。施工過程中,項目先后克服了長距離雙排鋼圍堰插打、超長超寬復合地層基坑圍護施工、超大斷面大體積混凝土抗裂及防水質量控制、分倉流水工序交叉協同建設、穿越太湖流域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區生態環水保及防汛度汛等諸多難題。同時,本次回水作業,經受了臺風與疫情的雙重考驗。
目前,現場施工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260余臺機械設備,20余艘作業船舶,1100余名建設者日夜奮戰。此次回水節點的完成,極大鼓舞了全體參建人員的士氣與干勁,項目部表示,將再接再厲以高標準、高水平、高起點組織施工,為建設造福無錫人民的高質量工程貢獻力量。
據悉,341省道無錫馬山至宜興周鐵段工程,東起230省道十里明珠大堤,向南與陸馬公路、湖山路平面交叉后,以高架形式上跨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經常州武進區一角后,跨越雪云路,以隧道形式穿越竺山湖,止于宜興周鐵鎮,路線全長15.76公里。其中無錫段長約12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可在馬山互通與蘇錫常南部高速進行交通轉換,預計2023年上半年建成。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及時了解更多精彩樓市資訊↓
精彩評論 共 0 條
請先登錄后發表評論~